媒体中心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媒体中心 >> 行业新闻 >> 浏览

医疗展 建发致新创业板上市:医疗器械流通龙头以创新模式叩响资本市场大门

时间:2025-9-25 15:04:10点击:

9月25日,中国证监会正式同意上海建发致新(36.560,29.51,418.58%)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建发致新”)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的注册申请,股票代码301584,发行价格7.05元/股。这意味着,这家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供应链管理服务商历经数年筹备,终于成功叩开资本市场的大门。上市首日,建发致新开盘价36.00元,一度上涨超上涨427%。

建发致新的上市备受市场关注,不仅因其在医疗器械分销领域的龙头地位,更源于其独特的“一体化业务布局”和以SPD为代表的“创新服务模式”,为传统的医疗流通行业注入了数字化与精细化的新动能。

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、带量采购和医保控费成为常态的背景下,行业对高效、透明、集约化的供应链服务需求显著提升。建发致新凭借多年积累的网络能力、技术能力和服务深度,不仅赢得了医院客户的信赖,也展现出可持续的业务增长潜力。

此次成功上市,将为公司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、加强技术研发提供有力支持,也有助于推动整个医疗器械流通行业走向集约化、标准化和高效化。

构建全域、全业态、高聚焦的竞争壁垒

公开资料显示,建发致新作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供应链综合服务商,其主营业务涵盖医疗器械直销、分销以及为医院提供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(SPD)服务。公司自成立以来,始终专注于提升医疗器械流通效率与服务能力,逐步构建起涵盖多个业务形态的一体化服务体系。

从资本进程来看,建发致新于于2022年6月提交创业板上市申请,经历长达三年的时间最终实现上市发行。这一过程反映出公司三年间的良好业务韧性和成长能力,也体现出其稳健的经营基础与良好的治理水平,为上市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真正令建发致新在行业中脱颖而出的,是其覆盖全国的一体化业务网络。公司通过战略性布局,建立了辐射全国的仓储与物流配送体系,实现了从采购、存储到配送的规模化运营和集中管控。

这种网络化的运营模式不仅大幅降低了单位运营成本,也增强了跨区域资源的协调能力和应急响应水平。在面对突发性的医疗物资需求,如区域性公共卫生事件时,建发致新能够凭借其网络弹性迅速调配资源,保障医疗器械的及时供应,展现出卓越的供应链韧性和服务可靠性。

在业务形态上,公司独创的“直销+分销+SPD”三元协同模式,进一步强化了其竞争壁垒。直销业务服务于大型医院和核心客户,深化战略合作关系;分销网络则帮助公司快速覆盖更广阔的市场,特别是中小型医疗机构及基层市场;而SPD业务作为服务闭环的关键环节,通过嵌入医院内部的耗材管理流程,实现从订单、物流、消耗到结算的全流程数字化管理。这种多业态并举、相互赋能的模式,不仅提升了整体运营效率,也极大增强了客户依赖性与忠诚度。

此外,建发致新始终坚持业务聚焦策略,长期深耕高值医用耗材和体外诊断(IVD)产品领域。这些细分市场对服务的专业性和合规性要求极高,公司通过多年积累,在产品认证、渠道管理、临床支持等方面形成了深厚能力。聚焦战略避免了资源的分散投入,使公司能够在核心领域持续做深做透,巩固和扩大市场竞争优势。从整体看,无论是网络构建、业态组合还是领域聚焦,建发致新均通过顶层设计形成了难以被简单复制的综合优势,为其长期发展构筑了牢固护城河。

业务模式创新:以数字化与精细化驱动行业效率变革

在业务模式上,建发致新并未止步于传统的流通服务,而是积极借助数字化与精细化管理实现服务增值与运营升维。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,通过数据赋能、流程重构与技术融合,不断提升服务响应速度与管理颗粒度,从而帮助客户降低成本、提升效率,同时也为自身开辟了新的增长空间。

SPD(医用耗材集约化运营服务)业务是建发致新创新发展的重要体现。该业务通过为医院提供耗材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,实现了医用耗材从院内库存、科室申领、临床使用到最后结算的全流程数据追踪与管理优化。

医院可借助SPD系统实现“零库存”或“低库存”管理模式,减少资金占用和仓储成本;同时,自动化的拣选、配送与结算流程也显著降低了人工操作风险和误差率。

对建发致新而言,SPD业务不再是传统的产品分销,而是转向高附加值的服务输出,形成了稳定、可持续的服务性收入来源。更重要的是,该模式使公司业务深度嵌入医院运营流程,建立起长期且粘性极强的合作关系。

在支撑SPD及整体业务运行的底层体系中,数字化建设扮演着关键角色。建发致新自主研发了智能供应链管理平台,整合订单管理、仓储管理、物流跟踪及数据分析等功能模块,初步实现了信息流、物流与资金流的“三流合一”。

此外,公司积极应用医疗器械唯一标识(UDI)技术,对医疗器械进行唯一性标识与全程追踪,确保产品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,在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同时也大幅提升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合规性。

这些创新不仅服务于内部运营优化,更重新定义了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的价值标准。传统流通服务多局限于“搬箱子”式的物流配送,而建发致新通过数据驱动实现了供应链的可视、可控与可优化,赋予业务以决策支持能力和管理赋能价值。公司逐步从医疗器械分销商转型为供应链综合服务商,在这一过程中,数字化已不再只是一种技术工具,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和未来战略发展的根基。

可以看出,建发致新的业务创新始终围绕提升行业效率与客户价值展开。其SPD与数字化体系的建设,回应了医院在高强度控费和政策合规压力下的真实需求,也为整个医疗流通行业探索出了更具竞争力和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。

营收利润双增,现金流改善显著

建发致新在2025年上半年表现出强劲的财务增长态势,多项核心指标显著提升,反映出公司盈利能力的增强和运营效率的改善。

据最新披露,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.29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12.2%;归母净利润达1.37亿元,同比大幅增长42.4%;扣非净利润同样保持良好增长,显示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持续提升。利润增速远高于收入增速,说明公司整体经营质量不断提高,规模效应逐步显现,成本控制措施成效显著。

在资产方面,截至2025年6月30日,建发致新总资产达到138.85亿元,较2024年末增长5.9%;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6.21亿元,增长9.4%。资产与权益的同步增长表明公司资本结构稳健,资产运营效率良好,具备较强的持续扩张能力和抗风险能力。

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公司现金流的改善。2025年上半年,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-1.39亿元,虽仍未转正,但相比于去年同期-3.93亿元已大幅收窄。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公司加强应收账款管理,优化库存周转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随着SPD服务模式的推广,公司部分业务从前端购销模式转变为后端服务收费模式,有助于改善现金循环周期,进一步提升现金流健康度。

建发致新优异的财务表现离不开宏观行业与政策背景的支持。在带量采购、医保控费成为常态的背景下,医院成本控制意识显著增强,对高效、集约化运营的需求持续提升。医疗器械流通行业由此进入结构升级周期,头部企业凭借网络、技术和服务的综合优势不断整合市场,市场集中度逐渐提高。

建发致新重点布局的IVD(体外诊断)和高值医用耗材领域增长迅速,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。同时,国家推动UDI(医疗器械唯一标识)全面实施,也对供应链的信息化、标准化提出更高要求,利好具备先发技术优势和合规管理能力的龙头企业。

因此,建发致新不仅在财务上实现了量的增长,更在业务结构和资金效率上体现出质的提升。其以SPD为代表的创新业务模式逐渐赢得市场认可,未来随着行业整合持续深入,公司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,巩固盈利基础,实现高质量增长。

建发致新的成功上市,既是对其创新服务模式的资本市场认可,更是医疗器械流通行业转型升级的缩影。在医用耗材集采政策持续深化、UDI编码全面推行的行业背景下,公司通过构建“服务+数据”的双重壁垒,成功从传统分销商转型为医疗供应链综合服务商。其SPD业务展现出的高成长性和高毛利率,为行业探索出可持续的盈利模式。展望未来,随着募投项目的逐步落地,建发致新有望进一步扩大其全国服务网络,深化数字化技术应用,在提升医疗供应链效率的同时,为资本市场创造长期价值。

本站文章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。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,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。本站是一个个人学习交流的平台,网站上部分文章为转载,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,我们已经尽可能的对作者和来源进行了通告,但是能力有限或疏忽,造成漏登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根据著作权人的要求,立即更正或者删除有关内容。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。声明:该文章系转载,登载该文章目的为更广泛的传递市场信息,不代表跟公司赞同其观点。文章内容仅供参考。


2025深圳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/深圳医博会/秋季医博会将在“制造医疗”与“守护健康”的双重加持下将于12月10日-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,有着“全国医疗器械产业重要集聚区”之称的深圳,依托 “大湾区核心引擎”和“全国先行示范区”的创新土壤,将来自20多个国家的2000多家医疗器械生产品牌和超过60000人次的医院买家和经销商、代理商汇聚 “深圳医博会”交易、交流。为行业呈现一场更为精彩的大健康产业盛宴,为建设健康中国及“十四五”经济社会发展持续贡献力量!展区覆盖医用影像展区、手术室展区、IVD体外诊断展区、3D打印展区、智能穿戴展区、医用辅料及耗材展区、防护及防疫用品展区、医用消毒感控展区、智能医疗健康展区、骨科专区、康复理疗区、医疗设计与制作展参展咨询热线:陆军18930529086(微信同号)

17550691147700529.jpg

上一篇:2025医疗展 爱尔眼科:以责任与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

下一篇:没有了